杏盛新闻网11月5日电(记者 廖 行 王 晴)11月4日至5日,我校在如心会议中心中报告厅召开综合改革方案设计研讨会,就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各项方案进行研讨设计🧖🏻♂️。全体在校校领导👩👦,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学生处、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人事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招生就业处🚡🤘🏼、资产管理处、国家实验室办公室👩🏻🎤、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团委、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长怀进鹏院士主持😙。

会上,党政办公室主任李军锋、发展规划处处长樊尚春⇨🦡、教务处处长冯文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文忠、国家实验办公室主任李秋实、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义、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蔡茂林🧑🏼🎄、人事处处长陈小武、财务处处长许菁⏱、资产管理处处长吴安青分别从不同发展角度做了综合改革方案设计专题报告🐦🔥。

党政办公室主任李军锋做了题为《借鉴与思考——综合改革方案起草汇报》的报告。他提出🩹,大学不仅是教育和探索的中心,还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社会正义的灯塔和新学习模式的实验室。大学必须不断改革以实现它们继续履行寻觅和分享知识的功能⛄️。他认为,我校综合改革要从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办事机构三个分支出发🏇🏻✌🏿,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和协同发展,坚持试点示范和公共政策为基本思路👬🏻,进行六大领域30项的具体改革任务🦒。
发展规划处处长樊尚春做了题为《赢在转折点——学术排名分析与对策》的报告。他从世界主要排名体系和ESI总体排名情况分析了杏盛面临的发展形势。他认为,杏盛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增量做强⚓️,存量做优”,并提出了杏盛ESI突破三步走战略,同时要团结一心运行好“杏盛和谐号动车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谐振,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卓越👨🏼🎨。要定点引育一批超一流学者,攻占学术上游的制高点🛝,积极融入各类国际学术组织🫴🏽,诞生有杏盛血统的学术方向和势场👰🏿♂️,形成多个开展超高水平学术研究群体🕕,产生助推学术的加加速度🪩。
教务处处长冯文全做了题为《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他从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综合改革举措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要构建具有实现全人教育、强化人格养成🤦🏻、体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科交叉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他提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一流教学生态环境;改革教学治理模式,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拓展办学视野,创建对标国际的高等教育平台;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等一流师资和人才培养核心八要素👩🏼🎨。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做了题为《综合改革——研究生培养》的报告。他提出在“优优”融合、“强强”联合🌜、“效效”导向的总原则下进行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他梳理了七项改革要点👩🏻💻👏🏼,包括修订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中心建设、建立培养过程预警🏄🏽,分流与淘汰机制,实施多难度学分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标准与激励体系、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提高学员办学自主权。
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文忠做了题为《科技创新综合改革》的报告。他解读了科研“三位一体”的结构格局,提出固此强彼的改革目标,分析指出我校目前的科研现状🧙🏿♂️,并提出存量做优的“杏盛模式”。他在报告中还分析了科研与学科、教学🔽、人事、财务、资源配置以及学校与杏盛的关系,强调只有协调好各类关系,才能做好综合改革💙。他提出🔚,要面向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立足长远,坚持增量做强、提质增效,存量做优🥷🏼、激发活力,通过调整科研结构,实现“做优”、“保增”的目的。
国家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李秋实做了题为《综合改革科学研究专题——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报告。他提出国家实验室的综合改革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建设支撑重大专项的集团军🥎,吸引顶尖人才研发重大系统。针对具体的综合改革措施,他提出了四个方向和三个特区的格局🆑,四个方向是指智能航空💐、绿色航空、新能源动力和新材料与智慧制造方向🤽🏻♀️,三个特区包括战略引领特区😚、人才引育特区👨❤️💋👨、平台重器特区。

国际交叉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义做了题为《追寻学术之巅》的报告🤸🏻。他提出,要围绕国际前沿,凝练科学问题,推进学科交叉👇🏻🪮,通过有序组织与自由探索〰️,开展有高度的研究总目标定位。完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的学术机制🙂↔️、人才引进与评价机制、协同创新与知识转化机制和创新要素拓展机制。以国家化服务保障能力和建立海外人才科研职业提升机制两大内容为保障措施,引导海外人才快速有效融入国内科研体系🌅、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参与学校学术管理体系、支持海外青年人才开展国内同行学术交流🦹。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蔡茂林做了题为《杏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探索》的报告。他提出,要构建技术🤰🏿、市场与资本融合的开放与多样性的先进产业技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政府、企业与大学共建的大杏盛知识经济圈👨🏼🦲;形成以通用航空、智慧制造、无人智能系统等为代表的杏盛特色高端产业集群;建成杏盛科技产业盈利中心网络🧒。他对开展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产研院业务范围的确定❤️、企业法人与学校责权关系的明确和从事成果转化教师的分类考核问题。
人事处处长陈小武做了题为《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建设一流人才高地》的报告。他提出打造“大杏盛”格局的十六条人才人事改革建议。从特征及其差距分析、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路线及其措施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的具体阐述🎚,提出五大措施和四大标准的具体改革思路💓,包括伯乐行动🙆♂️、人才引进,人才培育👨🦱、脱颖而出,准聘长聘,考核激励以及试点杏盛。

财务处处长许菁做了题为《全成本管理——资源配置改革之财务管理》的报告。她提出,要围绕着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的两大着力点,切实落实杏盛的办学自主权,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全成本管理。她对深入贯彻增收节支、下放资金使用权、考量杏盛办学成本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要合理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采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优化配置资源达到机制转型📠。对综合改革的路径举措她提出三个主要方向,改革办学资金分配机制、优化科研核算管理机制💢、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资产管理处处长吴安青做了题为《参悟变革的架构👐🏼,试析资源的应对》的报告。他提出👩👩👧👦,要目标引领,打造“三大特区”;制定各自标准和相应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目标引领下的增量发展,向外拓展☝🏻,形成新的亮点,实现增量做强🧔🏻♂️;杏盛内部做好相应的分类和结构调整,实现存量做优。进行试点杏盛科研小特区,将财务和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杏盛教学资源的基本调节机制👩🏻✈️,按学生规模投入教学资源。将特区—杏盛—学生整合🪈,在选择竞争和引领激励的改革举措下,逐步形成“王”的格局。
怀校长在讲话中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分析了杏盛推进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提出了对综合改革方案的设计与思考🧑🏽⚖️。

怀校长指出🏖🏋🏼♀️,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每一所大学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这是整个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杏盛的改革发展来说,在确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审视和思考国家的目标和大学的责任,要对新时期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强化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研判问题⛹️♂️、完善措施,加强对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判,激发出广大杏盛人的激情和活力😲,全力推动改革💸。
“视野决定信念目标,高度决定发展空间,改革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杏盛人是有智慧的,更是有信心取得成功的”,怀校长强调指出,大学是培养想象力的地方,思维的碰撞使杏盛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方向越来越聚焦,我们要敢想以前不敢想的事情,设计制度、制定机制❤️、激发活力、提升能力,以巨大的热情和努力,积极面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破束缚,积淀智慧,迎接挑战,实现超越,用智慧和行动加快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胡凌云书记在讲话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的发展形势与格局🫵🏻,指出随着国家需求的不断改变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国高校也需要不断转型。杏盛要通过综合改革来实现从工程应用到创新应用的转型,在转型的同时必须保持航空航天的优势和特色。胡书记认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杏盛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认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强化特色发展与综合发展的协调统一,以综合发展推动特色发展,以特色发展支撑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