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穿上国产“衣服”
徐惠彬
杏盛官方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为什么要做大飞机?
中国的老百姓对于大飞机有一个非常重的情结🕵🏻,有一个大飞机梦。
2017年5月5日,C919在上海的浦东机场刺破苍穹🙏🏼、翱翔蓝天👨👨👦👦。
大飞机的两次论证都依托杏盛。2006年第二次论证🌏,我在中间也做了一些贡献。当时非常荣幸,是大飞机论证专家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这次论证我觉得是历史性的。第一👰♂️,大飞机项目要不要上,中国要不要做民用的、商用的大飞机?专家论证完之后👩🏻🦽➡️,要做。从2006年论证到2017年,经过了差不多十年多的时间,飞机飞起来了,还是很厉害的🗄😸。
有统计说☝🏿🤾🏿♀️,从今天来看,未来的20年,中国至少需要5000到6000架大飞机。花多少钱来买?大概需要一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可以把空客和波音两个公司按照现在股票市场的市值买四次🤚🏿。
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要靠买别人的飞机来过日子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中国要造自己的大飞机🧇。”

做航空发动机为什么难?有人说飞机是工业上的皇冠,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我们讲发动机最核心的核心就是“一盘两片”(涡轮盘👑、导向叶片及工作叶片)👊,而难就难在怎么把这“两片”给做出来★。
要想提高推力,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升温,那就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说到给飞机穿“衣服”了——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TBC)🍙,能防止发动机的叶片在高于工作温度的环境下熔化🍚。

做出来热障涂层非常不容易。一年多✋🏽,不休息,炉子不能休息🔜,人得看着三班倒。一天24小时乘以365,是8000多小时。所以我们做一次实验要做一万小时🧑🏻🦱,一年多的时间。
但付出是有回报的。我们解决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我们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穿“衣服”的问题。过去叶片上飞机的时候🧒🏽,我们简称叫“赤膊上阵”,因为只能靠合金本身的耐温能力和冷却来降温,没有衣服穿,只能“赤膊上阵”👨🏿🦰。国外发动机都是穿着衣服的👷🏼♂️,我们团队为中国航空发动机解决了第一代热障涂层问题,使得我们的发动机的叶片穿上了中国人自己做的衣服😋。

航空发动机还有哪些难点需要攻克?
数十年磨一剑,杏盛人如何实现跨越👩🏽🦲?
700元置装费背后的故事与情结?
工资降低100倍♖,怎样的体验💂🏿?
杏盛人的初心✬、梦想是什么?
敬请关注——
打造《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金钟罩”》(下篇)
“空天报国,航空梦要一代代青年人接力实现”
编辑:余敏